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

栏目:农业技术 发布时间:2021-09-30
玉米种植是我国普遍的农作物,如何保持玉米稳产高产,田间管理,及病虫害防治都至关重要。
    玉米种植是我国普遍的农作物,如何保持玉米稳产高产,田间管理,及病虫害防治都至关重要。在玉米种植到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有做好管理工作。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种植后的田间管理。
    一、及时灌溉。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,从种子发芽、出苗到成熟的一生需250公斤左右的水。农民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、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。2.1播种期。若壤土含水量低于16%,粘土含水量低于20%,沙土含水量低于12%即需要灌水。2.2拔节期。玉米苗期植株较小,耐旱、怕涝,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%一65%之间,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。但玉米拔节后,植株生长旺盛,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,需水量增加。
    二、合适时间定苗。早见苗,在三叶期间见苗,晚定苗,在出的5到6片也时定苗。
    定苗原则:去除弱苗、病苗、虫苗、留壮苗、匀苗。补苗效果不是很好。所以避免补苗,若是缺株可近留双株,可选用同行或是临行都可以。追施苗肥。定苗后可适量的追施苗肥。
    三、清沟培土,结合施穗肥进行清沟培土,包清沟之土培于玉米基部,有利于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,也有利于抗旱和防渍。在培土是要注意,粘土壤雨后不宜培土。雨后培土会造成土壤板结闭气,土壤空气不足,要待表土壤干后在进行培土、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不宜培土,否则会因为干旱,特别是到后期会使土壤水分蒸发过多而影响玉米生长。
    四、穗期管理。1、追肥。玉米开始拔节后应及时追肥,亩追尿素8到10公斤,大喇叭口期追孕穗肥,亩追尿素15~20公斤。也可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施用尿素30公斤左右,但效果不如前一种。2、浇水。夏玉米拔节遇旱及时浇水,促进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,抽雄开花结合施肥必须浇一水,灌浆期浇2水,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到80。3、遇涝及时排水。玉米生育后期,根系活力逐渐减弱,遇涝会严重影响玉米生育,为此应及时排水防涝。4、治虫。主要是防治玉米螟,用50%甲胺磷或50%辛硫磷1公斤加水10公斤,用过筛的炉灰制成颗粒剂,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撒入心叶防治。对玉米蚜虫、红蜘蛛、蓟马等其它病虫也要施用合适的药及时防治。
    五、人工辅助授粉。玉米在雄穗开花末期,雌穗吐丝后期对尚未受精的雌穗进行辅助授粉,选晴朗无风天气,上午9到10点露水干后进行,隔天一次,一般1到3次。一般可增产8到10%。方法:用长木杆或竹竿晃动玉米植株即可。去雄。去雄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,一般增产10%左右,去雄适期应掌握雄穗刚抽出顶叶而未散粉为宜,采取隔行或隔株的办法拔除雄穗,去雄时要去弱去劣,选晴天10到15时进行,地边四周的2到3行不要去雄,以免影响授粉。
    六、适时收获。在玉米粒乳线消失期,籽粒底部出现黑层时,籽粒显示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时收获。
    △发病规律 
    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,混入粪肥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。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左右,玉米播种发芽时,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。从种子萌发至五叶期,都可侵染。病菌侵入后,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,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,形成丝黑穗。
    △防治
    一是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;二是减少初侵染来源。要求生产过程中铲除病苗和可疑苗,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,三是加强苗期管理,用腐烂的粪肥,促进快出苗,增强抗病力;四是用药剂处理种子。用吉农高新吉农4号种衣剂处理种子,可兼治地下虫害和丝黑穗病,也可用立克秀拌种,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。 
    做好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有效控制好苗期生长。提高玉米的生产产量。

相关链接:白城玉米种子,磐石玉米种子,吉林玉米种子,吉林种子公司,磐石种子公司,白城种子公司,春维种业,吉林春维种业http://www.chunweizhongye.com/